这是六安史上投资最大、里程最长的“黄金动脉”

来源:六安市民网 责编:六安市民网发布 阅读:26 发布:5 小时前
5142031136842bbb03e588df855d830d.png

交旅融合

层峦叠翠的皖西大别山腹地,一条蜿蜒170公里的“绿色动脉”正朝着通车目标作最后的冲刺。作为六安史上投资最大、里程最长的高速公路,和襄高速六安段不仅以科技与生态的深度融合,书写着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答卷,更以交旅融合的创新实践,将散落山间的山水美景、红色记忆串联成线,为革命老区注入绿色振兴的新动能。


选线:让公路成为 “移动风景线”

“车在路上走,人在画中游”,这一诗意场景,正通过和襄高速六安段的科学选线逐步落地。项目自设计之初除了坚持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传统思维,更是在规划时以 “不负山水、不负文旅”为准则,将景观资源与生态保护统筹考量。


在响洪甸水库畔,鲜花湖特大桥的建设堪称“工程美学与自然生态的对话”。这座主跨220米、主塔高104.8米的斜拉桥,不仅是六安境内跨度最大、塔高最高的斜拉桥,更以剪刀X型双支薄壁桥墩的独特设计,宛如一朵盛放的鲜花点缀在碧水青山间。建设者特意抬高桥面,并创新规划观景平台,采用“先藏景后露景”的园林手法,未来过往车辆无需停车,便能透过车窗将水库的粼粼波光与层叠山峦尽收眼底。“我们反复调整了3 次桥位,就是要让大桥既避开水源保护区核心区,又能成为游客欣赏湖景的‘天然画框’。” 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和襄公司副总经理李宗耀说。


b30b60c9d486cc965dfe576074da3796.jpeg


这样的巧思贯穿全线:路线巧妙绕开生态敏感点,将九十里山水画廊、大别山石窟风景区、佛子岭风景区、汤家汇红色旅游小镇等10余处知名景点串联成线,更计划将皖西的生态文化、红色记忆融入公路细节设计——沿途护栏拟雕刻大别山植物纹样,隧道入口处将打造红色主题浮雕,让每一段路程都成为感受地域文化的旅程。


服务:智慧交通破解“旅游痛点”

“等和襄高速通车以后,再来万佛湖跟着高速指示牌走,那就近多了也方便多了!”合肥市民刘先生时常规划自驾出游,对和襄高速的智慧服务充满期待。针对自驾游游客 “找路难”的痛点,项目紧扣革命老区“红色旅游”、霍山及金寨县“全域旅游”发展目标,细化交通标志设计,拟新增佛子岭、鲜花湖、万佛山、万佛湖4处景区指示牌,数字化升级后的标识牌不仅清晰标注距离、方向,还将实时显示景区停车位余量,让游客“心中有数”。


3b76fe358fbbf92ed5985d7e15215f49.png


同步推进的舒城县德上高速汤池连接线,将与和襄高速形成联动,为万佛湖景区带来“通达性革命”。“连接线通车后,从高速口到景区大门预计只要10分钟,比现在缩短20分钟。”万佛湖景区旅游服务中心主任说,通达性提升后,景区已着手与周边民宿、农家乐深化合作,预计能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1天延长至2天,进一步带动周边消费。


节点:服务区变身 “文旅打卡地”

“听说桃溪服务区要建‘桃溪春浪’景观,以后走高速休息时,还能赏景拍照,太期待了!”经常往返合肥与六安的司机王先生,对特色服务区充满向往。和襄高速六安段彻底颠覆传统服务区“加油、如厕、短暂休息”的单一功能,计划将其打造为交旅融合的“新流量入口”:桃溪服务区以 “桃源文化”为主题,拟在主楼右侧修建旱溪、景观亭,搭配湿地植物与成片桃树,春日桃花盛开时,流水与花海相映,宛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;大华山、霍山西、南溪3处服务区则深耕“红色文化”,室内展厅拟陈列金寨红军文物复刻品,让游客在休息之余便能触摸革命历史。


d24e156bcdbf5c69b6f8f8dbc0b19e08.jpeg


“我们还计划在服务区引入地标特色农产品和特色美食展厅,金寨山核桃、霍山黄芽、六安瓜片都能在这里买到正宗产品,既方便游客,又帮老乡打开销路。”桃溪服务区负责人介绍,按照规划,服务区将与地方产业深度联动,未来不仅是“歇脚地”,更能成为展示皖西特色的“窗口”,甚至成为“旅游目的地”的一部分。未来,和襄高速将与本地的民宿形成联动,为游客提供“高速+民宿+景区”的一体化旅游体验。


创新:交能融合实现绿色转型

作为安徽省首条与主体高速“同步设计、同步建设、同步投运”的全路域交能融合工程,和襄高速六安段以能源体系重构的创新实践,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从“能源消耗端” 向“能源创造端”的战略转型,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我市交通能源融合迈入标准化新阶段。


和襄高速六安段项目在大别山特长隧道洞口建设光伏廊道,探索交通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新路径,首创“光伏廊道+光影过渡”一体化设计,通过弧形廊道上的渐变式光伏组件布局,既解决了隧道通行“黑白洞效应”,保障行车安全,又实现稳定发电,达成功能性与美观性的统一。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升级,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,更为旅客提供了更加生态、环保的出行体验。


79c742cd781dffcd61733ceff9b8c966.jpeg

“这不是简单的光伏加装,而是从根源上重构高速能源体系。” 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和襄高速项目公司总工程师郑涛介绍道。项目在六安段20处节点部署光伏系统,总装机 8.52MWp,采用 1.4 万余块高效组件,搭配服务区储能装置形成闭环。通过微电网控制系统,项目实现“自发自用、余电存储”的智慧调度。“25年预计发电2.11亿kWh,年均减排二氧化碳超 6378吨。”郑涛算了笔账,“这条高速绿电自给率将大幅提升。”

作为交通运输部交能融合战略的实践样板,该项目破解了路域能源开发与主体工程协同难题,为全国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 “安徽方案”。


融合:一条高速激活全域旅游

“等高速通了,我们的毛竹运出山里就更便捷了!” 金寨县青山村村民汪大哥站在新加固的漫水桥上,畅想着未来:现在运一车毛竹到县城要3个小时,高速通了只要40分钟,卡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,预计一年能多赚1万多。和襄高速六安段带来的不仅是交通便利,更将激活大别山的 “金山银山”。


5b55e84a745d1cd5d40367b02a006277.jpeg


这条“黄金通道”建成后,将大幅缩短六安与合肥都市圈、武汉都市圈的时空距离——合肥到金寨仅需1小时,六安至武汉车程缩短约1小时,覆盖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580万人口。更重要的是,它以“廊道思维”串联起沿线的景点、民宿、产业基地,推动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。


和襄高速这条“串珠的线”,让散落在皖西大地上的山水、红色、民俗资源变成“珍珠项链”,其交旅融合实践,正是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的生动诠释。当前,鲜花湖特大桥已合龙,大别山隧道的智慧灯光系统正调试升级,马鬃岭枢纽顺利完成桥面系施工,这条穿行于群山间的“黄金动脉”,即将载着山珍出深谷、迎着游客入画境,在绿水青山中奏响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和谐乐章。


来源:六安市交通运输局

手机扫一扫也能查看

使用道具 举报

相关推荐
六安市民网 http://www.i0564.com/
皖ICP备2020021017号-1 | 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381号
广告服务热线:0564-3336078 | 运营技术支持:金裕文化
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64-3336078